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干细胞的发展及分类2024-05-15 08:29:20

“干细胞”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一位俄国组织学家Alexander A. Maximow在血液病大会中提出。随后一项关于辐射的研究表明,骨髓细胞移植能够使致死辐射量下的小鼠免受死亡。20世纪60年代,Ernest A. McCulloch与James E. Till在接受骨髓移植小鼠的脾脏中发现了具备自我更新能力、能再生形成多种髓系细胞的造血干细胞。随后,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是干细胞领域的另一个里程碑事件。1981年,英国学者Martin Evans建立首株小鼠胚胎干细胞系。

1998 年,James Thomson成功实现人胚胎干细胞系的体外培养,为再生医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人胚胎干细胞的免疫排斥以及细胞来源问题限制了多能干细胞的发展。2007年,日本学者山中伸弥利用慢病毒向成人成纤维细胞中导入OCT3/4、SOX2、KLF4和c-MYC诱导体细胞重编程,产生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的建立在疾病模型的模拟与机制研究、细胞治疗、药物评估等领域内产生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化学重编程诱导多能干细胞是继“转录因子诱导”之后,一种全新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制备技术。化学小分子重编程能有效规避慢病毒随机整合引发的安全问题,有望成为再生医学治疗中更安全底层细胞。
 
根据分化潜能的不同,干细胞可以大致分为四类: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专能干细胞。有性生殖的起始是受精过程。精卵结合产生的受精卵具备全能性,能够发育出体内所有的细胞类型及胚胎外的支持性组织、例如胎盘和脐带。随着卵裂的进行,全能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由滋养层和内细胞团构成的囊胚。内细胞团中的上胚层细胞作为一种Pluripotent stem cell,能够分化出完整个体所需的全部细胞类型。
 
出自《合成生物学在干细胞工程化改造中的研究进展》作者:蔡冰玉,谭象天,李伟。